发布时间:2023-03-25浏览次数:16
中新网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 应妮)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2022-2023年度颁奖典礼18日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位中小学生获得各分项赛道全国前三名。
首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在京举行颁奖典礼现场。故宫博物院供图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致辞中指出,青少年是文化遗产的“小小守护人”,肩负着传承中华文明和开拓创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参赛选手们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将激励文博工作者更努力地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阐释工作。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王时伟代表主办方介绍了赛事情况,并表示“中华文明的人文情怀和科学实践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其传承与发展生生不息,从未断绝。”
据悉,首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自2023年3月启动报名以来,有来自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累计69万人次的中小学生参赛,正式注册参赛学校和机构3700余家。经过市级初赛和省级复赛,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获奖选手齐聚北京,在过去的几天中通过笔试、面试、专项展示、情景剧表演和博物馆现场互动答题等形式,最终决出个人赛、团体赛、古琴专项赛、文化创客专项赛、数字化专项赛、九章算术专项赛、家书专项赛等不同赛项的全国前三名。
首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在京举行颁奖典礼现场,获奖选手正在进行才艺表演。故宫博物院供图
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是教育部批准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之一,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主办,今年是首届比赛。通过与全国多所知名院校和博物馆紧密协作,大赛组委会在比赛期间积极推动文化遗产进校园、科普知识宣传、博物馆互动教育等活动,积极摸索将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科技应用等跨学科知识系统科学地应用于基础教育的新方法,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完)
中新网新疆精河8月18日电 (安晓龙 张健霆)18日,“弘扬中华文化武动大美精河”2023年新疆武术邀请赛在地处新疆西部的精河县开幕。此次邀请赛由新疆武术协会和精河县人民政府主办,来自新疆各地州市、县武术协会、太极拳协会、武术、散打、搏击俱乐部以及社会各级武术组织等48支代表队的673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开幕式上,精彩的武术表演和文艺节目轮番上演,来自乌鲁木齐市尚武武术搏击俱乐部的队员们带来了精彩的棍法、刀法、太极拳等表演,少林棍法简洁明快、迅猛大方,九节鞭技法变化多端,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享受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武术盛宴。
18日,“弘扬中华文化 武动大美精河”2023年新疆武术邀请赛在地处新疆西部的精河县开幕。安晓龙 摄
本次赛事分为儿童组、少年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5个组别进行。分个人、集体两个项目,比赛项目有规定类项目、传统类项目、太极类项目、武术散打项目,涵盖太极拳、通背拳、少林拳、螳螂拳和传统长器械、短器械、太极器械等小项,参赛者将在未来三天里,同台竞技、一较高下,最终评选出集体项目奖、个人项目奖,最佳运动员、最佳教练员、最佳裁判员,发展武术运动贡献奖,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参赛运动员奖,体育道德风尚奖等。
中国武术协会常委、新疆武术协会主席孙贵芬表示:“此次武术邀请赛旨在向全疆各族人民弘扬、普及和推广武术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强健体魄,传播体育精神。”
18日,“弘扬中华文化 武动大美精河”2023年新疆武术邀请赛在地处新疆西部的精河县开幕。安晓龙 摄
开幕式结束后,精彩的儿童组散打鸣锣开赛。散打又称散手,是中国武术形式中的重要一类。它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另外,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比赛现场,参赛选手虽然年龄不大,但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展示出娴熟的武术技巧。红蓝双方运动员你来我往,不仅展现了力量与技巧的对抗,也诠释了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博得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参赛选手家属段伟说:“孩子从小就喜欢运动,也很喜欢传统武术。为了参加此次比赛,练习了很长时间,这次来到精河参加比赛,希望他能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能给孩子增加一点阅历。”(完)